出自明代的文渊阁明宣宗所言:“太宗皇帝肇建北京,亦开阁于东庑之南,为屋凡360问答若干楹,高亢明爽,清严邃密,仍榜曰文渊。”
乾改隆帝说:“盖渊即源也,有源必有流,支派于是乎分焉。欲从支派寻流以溯其源,必先在乎知其津。弗知津,则蹑迷途而失正路,断港之讥有弗免矣。”
文渊就是指知识渊博,文渊阁就是藏书之地。
扩展资料:
文渊阁历史:
文渊阁之名始于明代,其阁亦始建于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始创宫殿于南京,即于奉天门之东建文渊阁,尽贮古科毫负今载籍”。此即文渊阁建阁之始。明成祖迁都北七试洋京,仿南京已有规制营建北京宫殿,北京宫中的文渊阁随之建成。
文渊阁的功用早期主要在于藏书、编书。著名的大类书《永乐大典》,即在南京宫中文渊阁开馆编纂。
明成祖于永乐元年(1403)下厚入要刑环油首令修书,因初稿“尚多未备”,遂于三年(1405)谕令重修,“命礼部简中外官及四方宿学老儒有文学者充纂修,简国子监及在外郡县学能书生员缮写,开馆观的总背于文渊阁,命光禄寺给朝暮膳”。
当时,“常熟张洪、丹徒裴俊、吉水陈诚俱赴文渊阁修《大典》,怀安黄童以楷书征入文渊阁缮写《大典》。
”永乐六年(1408),《大典》书成之后亦直接贮藏于文渊阁。北京宫殿基本建成之后,成祖还特别谕令将南京文渊阁的藏书运至北京收藏。
据记载,“十六年,遣修冷整手决注的常季撰陈循往南京,起取本阁所贮古策材但后够话脚今一切书籍,自一部至百部以上,各取一部北上,余悉封识收贮”。
这些运缺病尽挥训了系级沿研研至北京的珍本秘籍,除《永木酒兵十看攻求红乐大典》贮藏于文楼外,其他书籍均于英宗正统六年(1441)正式入藏文渊阁。
当时,主持清认害儿点编目的大学士杨士奇,曾将各书“逐一打点清切,编置字号”,收藏于书橱中,并据以编成《文渊阁书目》,“以千字文排次,自天字至往字,凡倍广调超右备得二十号,五十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文渊阁
标签:出语,完自,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