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拼音】sìgēng,指凌晨一时至三时。
【出处】唐杜甫《月》诗耐渣:“四更山吐月,残夜概血地凯映形组水明楼。”宋陆游《除夜雪》诗:“北风吹动四更360问答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陈祗时《立春日早起》诗:“四更不寐穿衣起,但愿时春体也春。”(原注:春,生机。)
四更在丑时,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名介找粉础世拉调名鸡鸣,又名荒鸡露医眼兰推因木化,在古代夜间五更分时法中属丁夜。虽说,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于是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就有贼人趁着这黑夜开始捣起了乱。所以四更也可称为是“狗盗”之时。
拓展资料我国古代纪时,还含袭有更细的分法。最初分一昼夜为100她杆末希革甲谈刻。这办法一直沿用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
后来由于昼夜100刻与分为十二时辰不能相配,使用不便,昌老悄曾改分为120刻,96刻,108刻。但大多使用百刻制,到清代才改为96刻制"和十二时辰配合使用。
标签:四更天,几点,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