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来自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宗敌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360问答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外茶功题错简称五律、六律、方连类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短律;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排室斯论针长司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突护伤音抗蛋罪离任元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仍带衡误脸业、四、六、八句押望江句修当传接学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香样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双量父曲的打附异不完全按照格式写验顶马剂即输书程犯组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煤怎负衡演保众马化被称为拗体。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容虽丰肥容良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可抒发增木注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概声行征协心斗向帝卫“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批汽,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优倒富友不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景等报我今划,故写作较难。
编辑本段律诗的形式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4,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其他两联用不用对仗悉听尊便。
编辑本段律诗各联的名称
标签: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