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说明:杜甫四期代表作,及情
1、读书和壮游时期(712—746,35岁以前):
杜甫洲一演除自幼丧母,很早就寄养在东频省杨独官和内景注都洛阳建春门仁风里二姑母家。二姑对他费四资棉林不露听乙拉称非常好,杜甫和她二姑的孩子都生病了,她二姑结果放弃了自己的儿子保住了杜甫的生命。所以杜甫在二姑死了以后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为‘有唐义姑’。
杜甫在20岁之前,主要是在学保镇家读书。他7岁时就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在《壮游》一诗中写道:“七龄思训烟通罪罪住句似米速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又说:“往昔十四五,出入翰墨场。斯文崔魏材曲婷段七九徒,以我似班扬。”杜甫读书很刻苦,曾自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
天宝五载(746),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和写层因限磁止理想,来到京城长安,但是迎接他的却是冷漠的现实。当时李林甫把持朝政,排斥异己,嫉贤妒能。天宝六载(747),唐玄宗下诏书,要有一艺之长的人都去应试(制举考试),杜甫也参毫久开力加了考试。
谁知这次考试由于李林甫从中把持,结果竟无一人被录取,李林甫还向皇帝上表称贺“老审套激采野无遗贤”。这是杜甫在仕途上遇到的又一次挫折。他这时经济上也开始困难了,为了谋取出路,他不得不几次三番地向达官贵人投递诗篇,临以求引荐。
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成三篇步“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却又没有下文。这时他的父亲去世了,经济来源完全断绝,生活相当困难。
终南山离长安比较近,杜甫经常去终南山采草药,加工后出售糊口。有时候也混在饥民的队伍里,排队购买官府低价出售的粮食。“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有时候也去亲戚家里混饭吃,“平明骑驴出,未知适谁门”,生活芹凯之艰难,可明拿想而知。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杜甫的思想感情逐渐向人民靠近,这个时期他写出了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优广花浓慢兵车行》,还写了揭露杨国忠兄脚规妹荒淫享乐生活的《丽人行》。
3、陷贼和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
杜甫往奉先县家中探望家属根举洲注时,安史之乱爆发了,安史叛军长驱南下,很叶铁章研快就攻陷了洛阳。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这年二月,杜甫从奉先县返回长安。由于敌情严重,这年五月,顶站菜倒唱自克义既贵他又离开长安,把妻子儿女从奉先县带到白水(今陕西白水县)。
不久,潼关失守,白水沦陷,于是,在兵荒马乱中,杜甫又带着一家人向北逃难,他走在难民的行列里,以野果充饥,尝遍了逃难者所遭受到的一切苦楚。后来他听说唐玄宗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今宁夏永宁县西南)即位,于是他把家属安置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城西北三十里的羌村,便只身北上,投奔刚刚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李亨。
可是走到半路,不幸被安史叛军截获,送往沦陷后的长安。再现在诗人眼底的长安,经过安史叛军的杀戮洗劫,到处呈现出国破家亡的惨象。这个时期是杜甫创作的高潮时期。其主要诗作有《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春望》、《月夜》、《羌村三首》、《北征》、“三吏三别”等等著名的诗篇。
4、漂泊西南时期(760—770,49—激首搭59岁):
乾元二年(759)立秋后,杜甫在华州呆了一年多,因关中地区发生饥荒,再加上他在政治上感到绝望,于是便辞去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他先是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客居三个月,然后又由陇入蜀,于乾元二年岁末来到成都。
他在成都五年多,其主要诗歌有《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戏为六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梓州作)、《登楼》、《丹青引》等。
扩展资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南瑶湾村。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官僚地主家庭。其13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又精通《左传》,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杜预的文治武功,杜甫常引以为荣。因为杜预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所以杜甫常自称“杜陵布衣”,这是指其郡望。
又由于他在长安时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所以又自称“少陵野老”。杜甫的10世祖叫杜逊,在东晋初年迁居到襄阳,所以杜甫又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曾自称“襄阳杜甫”。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标签:杜甫,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