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在《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简称《伽蓝记》,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
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伽蓝(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与郦道元《水经注》一同,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
据书中自言,作者在魏孝庄帝永安年间(528年-529年)曾官奉朝请,见帝都洛邑极盛时。时隔二纪,孝静帝武定五年(547年),因行役重览洛阳,见其“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来自,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甚至连钟声都罕闻。追思往昔,难免黍离麦秀之悲,故撰斯记,传诸后世。
洛城自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迁都于此,直360问答到孝静帝天平元年(534)迁都邺城止,一直是北方政治、经济满含利呢握言断、文化的中心。
尤其是孝文汉化后,洛阳城达到空前须的繁荣,一时文物典章都极黄刑知对径为可观。其间因为天子后妃带头佞佛,王公士庶竞相舍宅施僧,上起太和(477-499)末,下至永熙(532-534),四十年间,修建寺宇达到一千三百余所。这些浮图建筑的壮丽,装饰的华美和贵家的豪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寺院见证了北魏京师洛阳的兴废,不少大伽蓝(如胡太后建造的永宁寺(516-534))还成为重大历史虽航击旧生浓校门沿业事件的舞台。
《洛阳伽蓝记》作于北魏灭亡,东西魏分裂(继义办固鸡挥飞534年)后,杨炫之借佛寺盛七转目衰,反映国家兴亡,其中既寄托了故国哀思,又寓含着治乱训鉴。至于缀拾旧闻掌故,详述京城地合规物在树理,正《魏书》之曲笔,补史志之阙失,于历史地理研究亦占重要地位。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bMnsr2j6oGYBijFvRJFsg?pwd=3h4g提取码:3h4g
标签:伽蓝,洛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