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舟问>百科知识>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2023-10-12 09:10:10 编辑:join 浏览量:614

问题补充说明:请举例说明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窃国者侯”一词最早出自《庄子》〈胠箧篇〉,它的上下文是:“彼窃钩来自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意思是说:偷钩子的小偷,要被处死;但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因窃国者权势在握,人们不敢称他是大盗,反而谄媚的称扬窃国者是仁义之人。

    这句话后世常被用来讽刺,法律只是用来让小老360问答百姓听话的,统治者却可以凌驾其上,不受束缚。用白一点的话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另司马迁在《史记》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第六十四有引申:“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艺米知密久对造输脱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前半段说的是,商国遗臣伯夷、叔齐宁可饿培活娘问曾远死首阳山,也不愿当周国子民,然而周文王、武王倒也不因此就称不上“王”;大盗跖与蹻二人皆残暴,亦不影响其徒子徒孙津津乐道其事迹。

    至于“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怎会引申出“侯之门,仁义存”这层意义?窃国者怎么还存仁义门云呢?因为窃国之后,仁义的门面也就大言不惭摆出来,而且还可昭范后世。

    其汉实,司马迁说的是愤世嫉俗的反讽话,成王败寇,以暴力方法窃夺国家政权能夜脸般仅的,却往往能封侯拜相,聚节甚至称王称帝,反映政治社会现象的不公不义减右散出烈击三鲁块社,从古至今皆然。

 

标签: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版权声明:文章由 神舟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henzhouwen.com/article/18278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