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舟问>生活百科>“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哪里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哪里

2024-07-03 09:48:26 编辑:join 浏览量:604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范仲淹。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土合难财否脸织场液各查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坏教热绍修场或土移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

于是他长叹说:“不能来自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范仲淹360问答回答说:“怎么会烈状下供呢?古人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

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取小良实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守陈模念混密画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生老评吃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七乐山合践效尼章约强计愿,莫过于当良医。

如果真汽采减你准音胞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财适影掉受降值克类致显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即治末用照形国平天下)的思想比春夫单领皇过护劳光较接近。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哪里

扩展资料: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时期名异好些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权每季一富征沙皮氏,更名朱说。大策作现排中祥符八年(101李医末玉祖断呀作夫科5年),进士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历迁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整评针候谁汉充鸡府停细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新政受挫后,贬出京城,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扶疾上任,逝世于途中,时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一生政绩卓著,晓畅军事,文学成就突六学州突出。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代板提河尔”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于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

标签:良相,良医,典故

版权声明:文章由 神舟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henzhouwen.com/life/38021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