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舟问>生活百科>慢性肉芽肿病

慢性肉芽肿病

2023-08-21 19:14:55 编辑:join 浏览量:575

慢性肉芽肿病

概述 慢性肉芽肿病(CGD)是以皮肤,肺及淋巴结广泛肉芽肿性损害为特点的遗传性粒细胞杀菌功能缺陷病,多数病人为男性。

X-连锁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

临床表现以反复发生严重感染以及在反复感染的部位形成色素沉着性肉芽肿为特征。

病因 遗传因素(78%): 本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

主要缺陷是宿主吞噬细胞系统产生的过氧化氢不足,不能杀灭过氧化氢酶阳性菌,致感染广泛播散。

肉芽肿是对比化脓性感染的一种反应,常有色素性类脂组织细胞浸润和包绕。

发病机制

正常粒细胞对细菌吞噬,脱颗粒产生过氧化氢,并在吞噬细菌后释放新生态氧,使碘,氯化合物氧化为游离的碘和氯,形成完整的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碘离子杀菌系统,本病由于缺乏NAPDH氧化酶,不能产生过氧化氢,以至于对不能产生过氧化氢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克雷伯杆菌,E组大肠杆菌,黏质沙雷菌等的杀菌功能,但对能产生过氧化氢的链球菌,肺炎球菌仍有杀灭作用,总之,是有粒细胞内过氧化物杀菌力缺乏而造成的疾病。

检查 一般于幼年发病,特点是皮肤,肺和淋巴结反复发生感染,致病菌往往为过氧化氢酶产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雷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和假单胞菌,而引起化脓性淋巴腺炎,鼻炎,结膜炎,肺为和慢性皮炎,肝脓肿及骨髓炎也较常见,胃壁局限性肉芽肿可致胃窦狭窄,此外,尚可引起视网膜损害,慢性腹泻,肛周脓肿和脑脓肿等,可有皮肤肉芽肿,湿疹性皮炎,肝,脾大,在各受累器官中,可见到含有色素脂类的组织细胞形成的肉芽肿,病儿一般发育延迟。

诊断 根据婴幼儿反复发生皮肤,脏器化脓性感染,伴肝脾肿大者,粒细胞增多,NBT功能降低,即可确诊。

髓细胞cDNA或基因组DNA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可协助诊断及分型,并可确定突变部位,可从胎儿绒毛膜或羊水细胞提取DNA做产前诊断,如缺乏上述手段可用.四唑氮蓝试验和取胎盘血分析。

鉴别诊断

主要与反复感染者伴肝脾肿大者相鉴别,应做四唑氮蓝实验筛查白细胞功能,同时应与下述疾病鉴别:

1.G-6-PD缺乏症:患者白细胞G-6-PD活性也降低,一般为正常的80%左右,这种病人容易发生溶血性贫血及反复感染,由于酶的缺乏,白细胞中测不到单磷酸己糖旁路的代谢活动,它不能为亚甲蓝纠正,以此和CGD区别。

2.白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缺乏症:病情较CGD轻,家族中无杂合子患者。

3.家族脂色素组织细胞增生症:起病晚 仅女性发病,其粒细胞缺陷与CGD相似。

4.阑尾周围的慢性肉芽肿应注意与升结肠癌相鉴别:位于腹膜后的阑尾 由于长期的阑尾慢性炎症,阑尾渗出,腹膜后组织包裹,反复的渗出包裹而逐渐增大,吸收的过程中形成了阑尾周围慢性肉芽肿,从外观上,质地上 肉眼很难与恶性肿瘤相区别,但回顾发热,右下腹疼痛及腹泻等病史,均符合阑尾周围慢性肉芽肿之临床表现。

预防 慢性肉芽肿病西医治疗

(一)治疗

重点在预防和治疗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即用广谱抗生素,以双氯西林(双氯青霉素)、头孢三代和利福平更有效。近来发现磺胺异?

唑能促进患儿吞噬细胞的杀菌能力白细胞介素-α也可增强中性粒细胞杀菌力。

此外输注白细胞及骨髓移植对此病有益。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减少感染或缩短病程,终归不能长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宜使用,它可加重粒细胞功能缺陷。感染通常需要大量抗生素间歇或持续治疗,磺胺异恶唑也有效。应用过氧化氢生成剂如美蓝和苯二酮,疗效不大。脓肿需手术引流。过去认为CGD预后较差,但有些病人健康良好,并存活至青壮年。严重病例可予骨髓移植。

(二)预后

病程一般5~7年,女性预后好。

近30年来,CGD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但严重的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依旧是CGD患者的主要问题。

慢性肉芽肿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标签:肉芽肿,慢性

版权声明:文章由 神舟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henzhouwen.com/life/16845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