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小时候非常聪明、听话,成绩优秀,年年是三好学生。但1995年毕业后因为对工作不满而弃职,渐渐懒散到不做事、不烧饭,能将时政大事说得头头是道,却又将自己活活饿死。不是历史,是现实。这个叫王小林的年轻人,两天前才被发现已饿死家中。当初,为了成就他读大学,母亲十分辛苦,姐姐早早辍学,连父亲病亡都怕耽误了学习而迟迟没有告诉他。原本该是寄托了全家人摆脱贫寒艰难生活、翻身得幸福梦想的他,最终变成了家里人的拖累乃至噩梦。母亲避走,姐姐在他身后伤痛地表达的愿望,只是希望来世“他做一个劳动的人,能自食其力。”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王小林不肯自立谋生,是因为心理或精神的疾病,或者仅仅因为懒惰成性?当事人已去,未经科学研究,很难再予证实。但将其作为已成为日渐普遍社会存在的“宅男宅女”、“啃老族”现象的一个案例来观察,或许会有些意义。“宅”到饿死,发生机会自然很小。更多“宅一族”、“啃老族”通常栖息在城市中,平滑或压抑地过着自己的窄小日子。有人积极地寻找工作,也有人渐渐习惯了“宅”和“啃”,甚而将它当成一种新的社会存在方式。 不久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竟有65%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这样的数字,和它背后牵连的社会问题,已不可小觑。而人民网关于年轻人“啃老”行为的网调中,更有超过半数网友认为“就业难、生活压力大”,“啃老”可以理解;只有30%网友反对啃老,认为年轻人应该自立自强。年轻人群体对于“啃老”高认同和理解,更让人忧心忡忡。缺少收入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啃老族的“宅”,挟着明显的负向能量、消极心态,“宅家里太久了,会有生活没有任何意义的想法”,一位年轻网友这样说。在这个原本人际关系疏离、缺少信任的网络时代,“宅”久了,若想重新融入社会,会难上加难。 需要认真对待“宅男宅女”和“啃老”现象,绝不仅出于“坐吃山空”的物质考虑。以往30多年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与“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年轻一代“啃老”提供了可行的物质基础;大学扩招后的就业难、年轻人收入敌不过生活成本的蹿升,则让他们不得不“啃老”。除了像王小林这样生在贫寒农家的个例,多数人并无短期内“饿死”的危机。但一个国家有这样大比例的“啃老族”,必须要在创造就业岗位、提供公平公开就业竞争环境等方面做出长期、持续的努力,让尽可能多的年轻人走出校园后能够看到自力更生乃至人生独立、成功的希望,有发展的奔头。同时,也要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有那么多成长时“聪明”、“听话”、“三好”的孩子,竟尔在接受了十几二十几年教育之后,罔顾亲人、缺少负责任感和艰苦奋斗勇气,而不能成人?
标签:小林,饿死,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