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不严重的,母乳性黄疸是特征性的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的黄疸,但无溶血及肝功能障碍,生长发育良好,主要因母乳内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过高,分解结合胆红素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为脂溶性,容易被小肠重新吸收入血,致使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出现黄疸。
临床表现主要是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早发型的出现黄疸的时间是生后3-4天,迟发型的是生后6-8天出现,高峰早发型是5-7天,后发型的是2-3周。
黄疸消退的时间早发型随着母乳量的增加而消退,迟发型的生后6-12周才会消退,所以早发型的母乳容易被忽视,因为黄疸出现的时间及高峰,均和生理性黄疸比较相似。但生后3-4天后黄疸峰值可能超过正常性黄疸的平均值,增加喂养后逐渐会消退。
晚发型的由于通常母乳黄疸,一般均在生后6-8天出现黄疸,2-3周达到高峰。胆红素浓度可达μmol/L,高峰时可持续4-10天然后缓慢的下降,至3-12周可达到正常水平。如停止母乳喂养,黄疸可在48小时明显下降,6-9天后将降至正常,但停母乳日数后再恢复母乳的喂养,胆红素可轻度上升,除黄疸外一般情况良好,通常不需要处理。
但应该排除其他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轻者不需治疗,如果胆红素超过256.5μmol/L时,可停止母乳,改为其他制品,2-4天以后黄疸就可以降到50%以下,而且对诊断有帮助,再恢复母乳的喂养。如果停了以后再用其他奶粉来喂养,黄疸降的特别快,就更加证明是母乳性的黄疸,不必担心。
标签:母乳,黄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