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媒体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河南信阳等地区发生的被蜱虫叮咬后多名重症患者死亡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起了血液科医生的尤其关注。
因为这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会出现多部位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与血液科的其他疾病如急性白血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噬血细胞综合征等非常相似。
这种蜱传疾病被称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granulocytic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phagocytophilum,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umangranulocyticehrlichiae”)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
据权威期刊文献报道,该病首先于1990年在美国发现,1997年欧洲相继有报道。
2005年9月,我国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了同一家族6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该家族居住的山区有蜱虫活动,其中1例重症患者死亡,该患者起病前有蜱虫叮咬史,其余5例在与患者密切接触后3-4天发病,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检测,证实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2006年10月30日,一名50岁的安徽芜湖农妇在被蜱虫叮咬10天后出现高热,由于对该病缺乏认识,患者很快转为重症,高热、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常,多腔道大出血,于11月4日转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感染科,18个小时后死亡。
时隔仅数天,11月9日至17日,在同一家医院的同一个科室,又相继收治了9例不明原因高热患者,其中5例是首例死亡病人的家属,4例是曾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他们的共同点是:均没有蜱虫叮咬史,但均在首例患者大出血抢救时段接触过患者的血液及分泌物。
随后通过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被确诊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这起人与人传播的院内感染事件对传统的通过蜱叮咬及暴露而感染发病的传播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009年4月至11月,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收治了45例确诊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其中湖北省36例,河南信阳9例,所有患者均居住在农村,发病前2周均有蜱虫寄居区活动史,包括树木或灌木丛、草地或田间劳动,或家禽接触,10例患者因就诊较晚,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但由于防护到位,未发生院内感染事件。
早在2008年2月,卫生部办公厅就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印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该技术指南包括4部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试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试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实验室检测方案(试行)》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专题调查方案(试行)》。其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试行)》对临床一线的医生非常实用,可以说是一部诊治实践指南,对各地及时、有效地开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和救治工作,减少危重和死亡病例,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蜱虫在上海极少见,并未列入上海的寄生虫监控范围,但上海的各大医院每年都要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病人,其中不少病人来自蜱虫活动的丘陵、山区或林区。
患者可能因突发持续高热而在当地就诊,因伴随的头痛、肌痛、乏力和消化道症状而接受对症治疗,如果疗效不佳,血常规检测又发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患者可能会辗转到上海的各大医院血液科或感染科,作为“发热待查”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收住入院。
“高热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很大一部分患者在转到上海前,都有糖皮质激素用药史,因为激素具有退热的功效,又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首选用药。但是,对于蜱虫感染后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激素是相对禁忌症,在没有有效的抗生素保护下使用,可能使患者转为重症。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无形体病的警觉性,规范诊疗行为,对“高热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应仔细询问病史,特别是流行病学史,对疑似病例应仔细查找末梢血涂片的中性粒细胞胞浆中有无桑椹状包涵体,并及时送检血样标本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
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首选强力霉素,慎用激素,注意隔离和防护。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虽然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但可控可治,完全没有必要恐慌。据国外报道,病死率低于1%,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目前已经明确,蜱虫所致的无形体病全年均可发病,高峰在5~10月,潜伏期7~14天,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高危人群为蜱虫疫源地的居民、劳动者和旅游者,但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及分泌物的医务人员、陪护者和屠宰场工作人员如不注意防护,均可感染发病。因此,提高公众的认识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旦被蜱虫叮咬,应该及时就诊,避免转成重症。
标签:粒细胞,血小板,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