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说的“性之所近,力之所能”是针对大学生选专业的回答。
胡适认为:大学生选择学科就是选择职业。社会上需要什么,不要管它,家里的爸爸、妈妈、哥哥、朋友等,要你做律师、做医生,你也不要管他们,不要听他们的话,只要跟着自己的兴趣走。
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学下去,其未来对国家的贡献也许比现在盲目所选的或被动选择的学科会大的多,将来前途也是无可限量的。借以勉励大学生不论是求学抑或求职,都要认真依循的原则。
胡适先生对准大学生说,选科切忌短视和功利,或只道听涂说,别人说甚麽甚麽好便跟着做。他慨叹当时天份比较高的都跑到医、工科去,其他如文学、历史、科学等便乏人问津。谁知道过了一个多世纪,今天大中华两岸四地也是如此。
他叹息青年人忽略了自己的志趣,只满足别人及社会的期望,结果往往累己累人。
扩展资料
首先,胡适对中国近三百年来的学术研究作了总结。他把整理国故或国学研究纳入了他的“中国文艺复兴”的范畴之内,并发表了《说儒》,这不但是胡适治学的巅峰之作,也是1930年代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成就的代表作。
胡适将禅宗史研究的问题点,由西天二十八祖的传承问题,转为禅宗革命家本身的问题。他的论断承载了日后的许多成果与成就。
胡适哲学思想不在于胡适提出的学术观点的本身,而是在于他在思想史上的开创性及其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传统哲学真正步入现代化进程的第一人,就是胡适。
正是胡适于1919年2月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第一次突破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思想史的原有观念标准、规范和通则,成为一次范式性的变革。
这一变革确实起了典范的意义和前驱的作用,它不仅给当时学术界以破旧创新的空前冲击,影响了一批学人如梁启超、顾颉刚、郭沫若等,就是在以后的八十余年的风风雨雨中,甚至在今天,它仍然为人们所肯定。
参考资料来源:
标签:性之所近,力之所能,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