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尾屿属于中国。
赤尾屿,亦称赤屿、赤坎屿、赤尾山、赤尾岛、赤尾礁,中国固有领土,日本称久米赤岛、大正岛。赤尾屿位于台湾附属岛屿之钓鱼岛列屿的最东端,面积只有0.195平方千米(约合292.5亩),大致相当于27个足球场那么大。
赤尾屿(Chìwěi Yǔ)是钓鱼台列岛最东端的岛屿。赤尾屿位于钓鱼岛东约110千米处。该名称为2012年3月3日国家海洋局公布的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 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24°34′09〞~124°33′50〞度,北纬25°53′54〞~25°54′06〞度。
清代册封琉球使李鼎元在出使琉球国(今日本冲绳)时,路过赤尾屿(赤尾屿为古代中原王朝自海上入琉球国的必经之地),在其所撰《使琉球记》中详细记载了赤尾屿的形状:“赤尾屿,屿方而赤,东西凸而中凹,凹中又有一峰。”
扩展资料:
清朝时期,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附属岛屿赤尾屿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基本常识。清朝第二次册封使汪楫1683年赴琉球,翌年写下《使琉球杂录》。
该书记载了他途经钓鱼岛、赤尾屿后为避海难而祭祀时,船上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过郊”或“过沟”)即“中外之界也”(汪楫:《使琉球杂录》,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善本馆藏书)。
当时对日本及琉球影响最大的,堪称是清康熙册封副使徐葆光(1719年赴琉)所著《中山传信录》。该书引述琉球权威学者程顺则《指南广义》一书中的论述指出,赴琉球的海上航路是:由闽安镇出五虎门,取鸡笼头,经花瓶屿、彭家山、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取姑米山(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马齿岛,入琉球那霸港。
康熙五十八年(1719),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善本馆藏书,《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中册36页。该书中三次提到钓鱼台,两次提到钓鱼屿)。中国古代的“镇山”原指主山。所谓“界上镇山”,可理解为琉球那霸西南海上边界的主岛。这是将姑米山作为中琉之间分界标志的又一可靠佐证。
参考资料来源:
标签:赤尾屿,黄尾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