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食心虫为鳞翅目小卷夜蛾科小食心虫属害虫, 又名李小食心虫、李小蠹蛾,简称“李小”。 成虫体长4.5-7毫米,翅展11-14毫米。体背灰褐色,腹面灰白色。头部鳞片灰黄色,复眼褐色。前翅长方形,烟灰色,没有明显斑纹,前缘有18组不很明显的白色钩状纹;后翅梯形,淡烟灰色。幼虫体长12毫米左右,桃红色,腹面淡。头、前胸盾黄褐色,臀板淡黄褐色或桃红色,上有20多个小褐点,臀栉5-7齿。 本种与梨小食心虫很相似,主要区别为:本种前翅色浅,灰色至烟灰色,前翅中室端部无小白点;而梨小食心虫前翅灰褐色,前翅中室端部有明显小白点。
李子食心虫在中国分布于西北、东北、华北各省、自治区,世界范围内分布于欧洲有关国家。该虫在中国北方每年发生1-4代,西北、东北1-2代.大部分地区2-3代,山西忻州2-4代。此虫为兼性滞育,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和趋化性,羽化后1-2天开始交尾产卵,卵多散产于果面上,偶尔产在叶片上,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50粒。卵期4-7天。幼虫卵化后在果面稍作爬行即蛀果,部分幼虫蛀果2-3天即转移危害,约经15天老熟脱果,结茧化蛹。蛹期7天左右。第二代幼虫于果内蛀食不转果,部分结茧越冬。发生三代者继续化蛹。第三至四代幼虫多从果梗基部蛀入,被害果多早熟脱落;末代幼虫老熟后脱果结茧越冬。
李子食心虫主要危害李子、杏、樱桃等,尤其李子被害最重。 防治时应注意抓两个环节。一是5月初老熟幼虫活动时期,二是成虫盛出时期,也就是采取树上、树下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想要了解更多“李子食心虫”的信息,请点击:李子食心虫百科
标签:李子食心虫,食心虫,李子,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