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舟问>百科问答>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2024-06-06 21:08:10 编辑:join 浏览量:532

附子泻心汤

胃中有热,全身阳虚,解值法: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出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本方在仲景的五泻心汤中,既不同于大黄黄连泻心汤,也不同于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用于寒热夹杂、虚实相兼的痞证,而是一首较难掌握的方剂。然而,若是真正把握了它,在临床上便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极寒大热,配伍精当

从病情的需要出发,将寒性药物与热性药物组合成方,是仲景遣方用药的独到之处,这在六经病证的施治中秋松攻北物似独古北拿,始终都得以体现。附子泻心汤由大辛大热的附子与大苦大寒的大黄黄连黄芩组成。可以说是仲景寒热并用方中最数班真记皇简练、最单纯的一首方剂,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的特点。

一般说来,疾病是机体阴阳失调所致,平调阴阳是治疗疾病的总则。寒热并用,温清游味剂兼施,就是从平调杆检布层续五最变冷阴阳出发,以达到阴阳控石英财督常阈为目的。本方名为“泻心”,实则是以苦寒之大黄、芩、连清泄心下部位之热,亦即降低胃脘过盛之阳,同时用辛热之附子温壮在表不足之阳,使之达到阴阳平衡。况且以三黄与附子共同组方,三黄得附子,其验眼的因受制罗就取数企苦寒沉凝不致留滞阴邪,附子行总课双印冷乎请得三黄,其慓悍暴烈不致劫伤津液。如此极寒大热集于一方,全收复阳驱邪之效。

更为独特的是本方的煎服法。大黄、黄连、黄芩三味,以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滓,是指三黄不用煎取,且用开水浸泡的时间也不长,为的是只取其轻清之气,迫你连括零立以清泄胃热而消痞;附验子另煮取汁,取其醇厚之味,以温阳固表而消除恶寒并止汗,真可谓寒热异气,并行不悖,分建奇功,诚为先圣之妙用。

有人认为老包还研本方与黄连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同属清上温下之剂,用以治疗上热下寒证,此说不无道理英注件真案只唱律只。但本方以附子与寒凉药相配伍,其他四方均以干姜为主与寒药配伍,附子主表而不守,为整体阳虚而设;干姜守中而不走,针对中焦局部阳虚有寒。显然整体包括了局部,因而附子泻心汤主治的下寒证,可有中焦虚寒的表现,但又远远不限于此,这一点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某女,37岁。2015年2月25日来诊。患者胃脘部隐痛10余年。去年以来疼痛加剧,先后服药已数十剂,仍未见效。现觉心下胀闷而痛,时有烧灼感与嗳气,饮食、二便尚可;舌质暗红苔黄,脉细缓。诊脉时触及两手及腕发凉,据称平素常四末不温,且时有畏寒,1周前经胃镜检查诊为: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翻阅既往病历,所服中药多为四逆散合金铃移副益干子散、陈夏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及其他行气止痛方药。其中以寒热并用的半夏泻心汤比较适合此证,然亦未见效。原因恐与姜味甚辣,刺激性大有关。但更很重要的是畏寒与四末冷乃全身阳虚,型美士它显村并非中焦虚寒,故用干姜无益此证。

选用附子泻心玉先走令识汤合失笑散加味,每日1剂,服后逐渐好转,至20剂服完,症状消失。后继以香砂养胃丸调理含曾斗属善后,并嘱注意饮食,保证充足睡眠,至今胃病未见复发。

此例中病机责在胃中有热,全身阳虚,附沙见斯使器在陆子泻心汤主之,只要用之得当,加减相宜,便能收到良效。临床上,有时并未严格按原方煎服之法,或取附子先煎,或三黄煎的时间短一些,效果也同样好。大部分病人服药后,大便次数可能增多,这是火热下泄,邪有出路,只要事先向病人说明,便不会引起惊慌,即使有轻度腹痛,病者也能忍耐。

本文认为,本方是温清并施的范例。药物配伍严密,可广泛运用于胃肠道疾患,也可用于胃肠道以外的一些病症,只要抓住胃中蕴热、阳气虚衰这一病机,并能灵活加减运用,便可取得满意疗效。

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伤寒论讲义》:泻热消痞,扶阳固表之功效。主治阳虚热结,心下痞闷,恶寒汗出,脉沉者(①《伤寒论》:伤寒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②《简明医彀》:心下痞,恶寒汗出,有阳证仍在,又见脉沉,足冷身重;③《张氏医通》:...

标签:泻心汤,附子

版权声明:文章由 神舟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henzhouwen.com/answer/36182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