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21年(唐长庆元年、吐蕃彝泰七年),唐穆宗李恒登基,吐蕃国主赞普反世明垂活找短赤祖德赞先后两次派使臣向唐皇帝表示祝贺。随后,吐蕃派人到长安请盟,唐穆宗表示同意。同年十月,唐蕃会盟于长安西郊,双方谈判基本成功。吐蕃会盟专使为礼部尚书论讷罗。唐朝派丞相崔植、王来自播、杜元颖等17人与盟。822年(长庆二年、彝泰八年360问答)五月,唐朝和盟专使、大理寺卿赶飞影切根范刘元鼎率领使团去吐蕃,与吐蕃以钵阐布·勃阑伽允丹为首的官员在逻些东郊会盟。会盟前,赤祖德赞接见并宴请刘元鼎等唐使。会盟由钵阐布升坛主盟,依惯例,与盟人员都要履行歃血的仪式,钵阐布因是僧人,不歃血,只饮郁金聚全才须答坏宪水为誓。会盟毕,吐蕃遣使随刘元鼎至长安,又派人当掉校到大夏川(今甘肃省大夏河)召集东道将领100多人巴宣读盟文,要求他们信守不渝。
823年(长庆三年、彝身布通造答束磁占容括而泰九年),唐朝和吐蕃分别在长安和逻些建碑,刻盟文及与盟人名于其上以纪把派田围写望带其事(按,现只存唐蕃会盟碑一通,在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昭寺前。长安碑已不存)。双方在盟文中重申“和同为一家”的舅甥亲谊,决心今后“社稷叶同如一”,“各守本境,互不侵扰”,“是讨迅纪烟尘不扬”,“乡土俱安”。还规定了唐蕃双方人员往来路线和供应办法等具体事项。
在现存员敌节唐蕃会盟碑的背面,还记述了唐蕃和盟关系的始末:对唐朝文成、金城公主先后嫁到吐蕃,唐蕃间长期和战不定的形势作了回顾;对极力主起海纪吗子末买张与唐和盟的赤祖德赞作了充分的肯定。此次会盟在客观上使吐蕃社会得到了暂时的安定,吐蕃的经济、文化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唐蕃双方人民而言,会盟反映了他们想望结束战争的共同愿怕势集失含角供那微望,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自706年至822年的100多年间,吐蕃与唐原束长化斯罪益技害仍沉朝共会盟8次,此次会盟是第8次,即最后一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亦称“甥舅和盟”。
标签:盟碑,会盟,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