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排列顺序是由《大学》这本书所确立的,这种次序是其中逻辑关系的体现,因此不能错乱。古代教育有小学、大学之分。大学原指大人(青年男子)之学,包含有使青年男子得以成为大人(君子、大丈夫)的意味。《大学》这本书就是阐明古代的“大学之道”,其内容主要包括“三纲领”和“八条目”。
《大学》开篇提出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即光明其德之意;“亲民”应为“新民”,即德化万民,使之在精神面貌上焕然一新。前即为修身,属内圣事,后即为外王,属齐家治平事,二者的完美结合就达到了至善的最高境界。
如何实现“三纲领”,《大学》又有“八条目”之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八条目”是内圣外王的具体化,也可以说是其逻辑顺序的逐渐展开:其基础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属于内圣;其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属于外王。《大学》通过“三纲领”、“八条目”,将儒家内圣外王的最高追求表达得具体而系统。
可以发现,在《大学》看来,八条目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和展开次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排列顺序也就由此确定。
标签: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