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一篇:
苏轼传
第四章 诗神东游
二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杭州,历代名城。秦置钱唐县,后人筑塘防海,亦称钱塘。隋置杭州, 唐修湖凿井,五代吴越王钱缪建都,在凤凰山下筑“子城”以为宫室,围凤凰山70里筑“罗城”以为拱卫,其三代五王七十二年相继浚湖、疏江、 筑塘、建寺,“内外湖山之间,唐以前为三百六十寺,及吴越立国,增为四百八十寺”,沿至北宋,乃经营成为“东南第一州”,“天下酒官之盛, 未有如杭者,岁课二十余万缗(mín)”。人口繁至203574户,为江宁(南 京)、平江(苏州)所不及。自唐以来,不知有多少诗人词客,咏叹杭州湖 山之美,风物之胜,惟有柳永长词《望海潮》,堪称绝唱: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 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首柳词确是把杭州描绘得淋漓尽致了, 难怪“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也!
苏轼来到凤凰山下,瞻望此山,果真如凤,山势展开,恰如两翅,翅上各建一塔,凤嘴正落池上,池旁即是官舍,这里本是钱王故宫,有宋以来辟作州衙,规模虽宏,只是太破旧了些。通判苏轼到任,眷属就安顿在衙后旧宅。冬日潮湿阴冷,破屋透着天光,纸帐难以御寒。妻子飘泊千里万里, 来到这样一个去处,如同被弃置的一般,更觉不是滋味。山城更鼓,敲在心上,这时,刘挚在扬州说的那番话,如鬼怪一般缠绕上来,以至拥褐而坐, 一夜未眠。
翌日入衙办交接。府吏忙于应酬上差,督行新法,惟恐不及。通判到任,无人在意。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故,孤单寂寞,不由得想起远在陈州的胞弟子由,提笔为诗,借以排愁遣闷:
眼前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
迟钝终须投劾去,使君何日换聋丞。
圣明宽大许全身,衰病摧颓自畏人。
莫上冈头苦相望,吾方祭灶请比邻。
这是苏轼《初到杭州寄子由》诗二首。当时情绪,差点就要“掼纱帽” 了,此时36岁新上任,哪里说得上“退”?外放通判,又不是犯罪遭贬,是 用不着“宽大全身”的,这牢骚也发得可以了。但寄出之后,意犹未尽,气 犹未平,想起在陈州见到子由的生活情形,又作首《戏子由》: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斜风吹帷面注雨,先生不愧旁人羞。
微官薄俸,如此寒苦,真是难兄难弟呀!“吾君方急贤,日旰(gàn)坐 迩英”,君相变法,常患才难。而贤才却沦到如此地步。其实都是“变法” 之害,要不是变法,哪能崇尚律学到如此地步,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芨盐甘似蜜。
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
苏轼兄弟向以高才自负,“笔头一落三千字”,怀抱“致君尧舜”理想做一番事业,却不得重用,倒是吕惠卿那样的斗筲小才,宠居要位,苏轼本不在乎官大小,只是气难平。
这时,“归觐南康”在家养亲的刘恕(字道原),从江西寄了诗来。苏轼与刘恕并无深交,只因他助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拒绝王安石征入条例司,宁可回老家,便格外见重,其诗正应此时心情,乃连和三首。诗中怨怒冲天,锋芒铄铄,成为后来“乌台诗案”的重要“罪证”。如《和刘道原见 寄》:
敢向清时怨不客,直嗟吾道与君东。
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去方知骥北空。
独鹤不须惊夜旦,群鸟未可辩雌雄。
庐山自古不到处,得与幽人子细穷。
诗气势凌厉,喷薄而出。苏轼这一腔怨怒算是发到家了。但这怨怒,不同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不同于白居易的“右丞相,马蹄踏沙虽洁净,牛领牵车欲流血”,更不同于晚苏轼八十多年的陆游,陆游是“说到胡尘气不平”,而苏轼此时是为朋友也为自己抱不平。按苏轼的性情,这样可博得一时快意。然而把个人烦恼和浮躁,直白入诗,于诗最是有害。另有歌西湖幽美,忽然怨怒起来,竟写出这样的诗句:“君不见壮士憔悴时,饥谋食,渴谋饮,功名有时无罢休”,“不见钱塘宦游客,朝推囚, 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反而把幽美打破了。
有一次,苏轼在六和寺中送张吉甫赴闽漕,赠诗一首,最后四句写道:
门前江水去掀天,寺后清池碧玉环。
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
从字面上看,自然流畅,江水和清池,比喻联翩,诗意佳妙。
苏轼由京官外放,既非降黜,也非升迁,寄禄官阶由殿中丞转太常博士,做通判则是正常差遣。苏轼此时年壮气盛,不加掩饰,喜怒哀乐见于言表,整个心肝,皆坦露于外。其癖好和瑕疵,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但这无损于苏轼的光辉和他作为文化巨人在历史上的地位。苏轼的可爱,恰在于他的纯真、诚实和才气,在于他从青年、壮年到老年,自始至终了无尘垢的一颗赤子之心。他是这样的做人,也是这样的做诗和做官。做诗可以,做官可不成。陈公弼觉察到这样从政处世有危险,曾试图加以规范,结果适得其反。杭州太守沈立之则顺乎自然,二人相处得很好。
苏轼此时已在杭州任了通判。通判是宋朝特有,由皇帝直接差遣,地位特殊。原来宋太祖开国“惩五代之弊,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权,谓之监州”, “既非付二,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久之通判与知州多不和。苏轼这位通判,天生与人为善,最不喜讦人过失,知州沈立之是一位忠厚长者,极重苏轼才学,二人一见投缘。腊月初八日,衙中无事,苏轼闲坐无聊,想起欧阳修的话来,带了从人,到西湖去访僧人惠勤。
西湖,因负郭而西得名。三面环山,一面靠城,周回三十里,源出武林泉,山川秀丽,自唐以来为胜赏之处。白沙堤杨柳飘零。苏轼沿堤徒步而行。问得勤上人在孤山寺,便绕到湖北面,穿过宝云山前崎岖小路,引渡入孤山。这孤山在湖中间,四面临水,孤零零湖中独立。苏轼穿岩度岭,盘纡而上,寻到勤师院,访惠勤而不遇。乃漫步小园,凭吊林逋(bū)隐居处, 纸窗破损,竹林依旧,梅妻业已成林,鹤子渺无踪影,林逋一生不做官,不进城,不下孤山,其布衣之尊,公卿称羡,高人风节足以益世。远望雷峰塔,顶端有野鹄翱翔,俯瞰西湖,水面如镜,楼阁参差。苏轼心窗洞开,诗兴发作,脱口而歌道: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诗出,立即唱遍杭州。时有大理寺丞李杞,因与发运司勾当公事来杭, 得诗爱甚,因而奉和,苏轼复用原韵答之:
兽在薮,鱼在湖,一入池槛期归无。
误随弓旌落尘土,坐使鞭捶环呻呼。
追胥连保罪度孥,百日愁叹一日娱。
此时,熙宁”三舍人”之一苏颂,方出知婺(wù)州,近在比邻。也寄来《次韵》诗:“腊日不饮独游湖,如此清尚他人无。酬唱佳句如连珠,况复同好相应呼……”苏轼得诗甚喜,于是再和:
东望海,西望湖,山平水远细欲无。
野人疏狂逐渔钓,刺史宽大容歌呼。
君恩饱暖及尔孥,才者不闲拙者娱。
……
苏诗不胫而走,表兄文同在陵州见到了,细品诗意,体察出一种气味 来,乃放心不下,不由得要规劝几句,乃寄了《次韵》诗来:“问子瞻,何江湖,乃心魏阙君其无。胡为放浪检束外,日与隐者相招呼?穷深极险兴未已,岂复更惮梯矶纡。”诗外还有两句话:“北客若来休问话,西湖虽好莫吟诗。”此时苏轼胸臆经西湖洗涤,方觉清爽。文同之言哪里听得进?北客不问话还可以,西湖莫吟诗却不能,钱塘湖山,诗情画意,莫吟诗比莫吃饭还要难受,他只觉笔落诗出,四面唱和,十分惬意。既得来诗,借游灵臆 寺,复用前韵: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现今已无。
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
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
……
以上《腊日游孤山》,是苏轼初至西湖之作,与西湖相识尚浅,个人的烦恼太多,还陷在“百日愁叹”之中,兼以自设樊篱,蹈用原韵,往返四回,其实第一首之后,就没有多少“西湖神气”了,及物太过落实,直白入诗,倒显得“生涩凌蹭”,有伤诗意。
“情以物迁,辞因情发”,杭州天然诗歌园地,苏轼生性旷达,些微烦恼,一经湖山沐浴,很快就洗刷掉了。“文章均得江山助”,苏轼终于诗心空明起来,六月二十七日,来杭州半年以后,写出了传世名篇《望湖楼醉书 五绝》: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短闲。
我奉无家更安在,故乡无此好湖山。
这“五绝”虽然还不是苏轼西湖最佳之作,但总可以传西湖之神气,状西湖之鲜美了。苏轼的故乡可是不寻常哟!“已泛平湖愚澄锦,更看横翠忆峨眉”,“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他每用最优美的诗句来描绘,是无时不在思念的,如今却被钱塘湖山征服了。他给朋友写信说:“更得于西湖过一秋,亦自是好事。景色如此,去将安往,但有着衣吃饭处,得住且住也。”白居易乐天知命,有《中隐》诗曰:“大隐入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作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惟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苏轼倅杭之前的十余年间,“以文章余事作诗”,既来杭州,诗思如钱塘江水,奔腾澎湃,乃效法乐天,“未成小隐聊中隐”逃避“时事”,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着意作起诗来。
七月初秋,火云渐息,苦热消退。苏轼趁巡县之机,独自一人游径山。
他乘舟出城,夜宿余杭法喜寺,在寺后绿野堂,遥望吴兴,已知孙觉(字莘 老)方从广德移知湖州,青山阻隔,不能相见,乃赋五言长句,留题堂上。 “鸡鸣发余杭”:中午赶到净土寺用饭,饭后睡了一觉,醒来吃过紫笋茶, “浩歌出门去,暮色入林坞”。翌日,步行至功臣寺,落日晚风,松间野步,对着昔日钱王的遗迹,发了一回感慨。游过三寺,方游径山。这径山是天目山的东北峰,有东西二径通天目山,因而得名。天目者,两山之巅,各有一池,如天之二目。池水下泄成东西二苕溪,故有“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之句。山势极其雄峻,五峰周抱,中有平地,人迹不到。苏 轼攀至峰北古屏下,叩谒渊师慧澄,慧澄居径山三十余年,苏轼向他请教, 得知许多传说掌故。但这次初游径山,独自一人,匆匆来去。未能尽兴,其 诗也未能尽意。于是不回家也不入府,夜宿望海楼,静观西湖夜景,此时夜凉风清,新月初上,游人绝迹,西湖夜色别有韵味,一时间意相清明,诗心 如洗,愈觉西湖之可爱: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娟娟到湖上,潋潋空摇碧。
吟咏之间,出神入境,西湖不仅可游、可瞻,而且可居!乃悄然下楼登舟,独自一人,夜泛西湖,轻棹慢移,侧卧舟中,尽情体味西湖之清幽、静谧和闲适,此时苏轼远离尘嚣,如登仙境,心地之宁静为平生所未有。他神凝志一,观赏新月,从“吐艳半璧”,到月黑湖暗,终于发现了夜西湖之美: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壁,游人得向三更看。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未及晓,船过唯有菰蒲声。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苏轼这一次游山访寺,一路得好诗11首。“我行得所嗜,十日忘家宅”,端的不虚此行。苏轼平生不嗜酒色财权,所嗜者惟诗也,诗的“万斛泉源”却在钱塘山水间: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浅深随所得,谁能得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寻幽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孔子有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美得乎心而应乎口。苏轼一年来寻幽探胜之所得,心知而口难传,是因为功夫不到,识之尚浅。熙宁六年(1073),苏轼到杭州的第二年,由人地两生到“二年鱼鸟浑相识”,精神平和,身与物化。“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眼处心生,灵性感悟,西湖之美,了然于心,于是咏叹西湖的千古绝唱终于诞生了:
水光敛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八月,苏轼被差本州监试,得闲二十余日。每天在中和堂、望海楼闲坐,望海楼在旧治中和堂北,凤凰山半,楼高18丈,钱塘景观四时变化,一 览无余。“境入东南处处清,不因辞客不传名。”没有这种非常景观,便没有苏轼非常之诗作,若非苏轼“出神入天”的本领,钱塘湖山之美,便只能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八字形容,那可就太遗憾了。苏轼在闱中二十余 日,“闲坐”出十余首佳篇。以《望海楼晚景五绝》流传最广: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竹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呼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莲。
八月十八观潮的日子快到了,苏轼催试官考校,不要错过这一奇观。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自十一日起至十八日,钱塘倾城而出,最为繁盛,“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钱塘潮使苏轼诗如潮涌,从而这天下奇观传遍天下。
郑熙亭: 河北沧州人,原沧州行政公署专员,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6年开始发表诗歌、小说。主要著作有长篇历史小说《汴京梦断》(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东游寻梦—苏轼传》(东方出版社出版)、《大宋河山》(海南出版社出版),2010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卷本《熙亭文存》。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标签:传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