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能说没有“留住”,只是当时的大环境特殊。
江西教育最高光的时刻就是清北开分校,1969年,上面下发了这样一则通知《 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 》。 《通知》指出:国务院各部门所属的高等院校,凡设在外地或迁往外地的,交由当地省、市、自治区领导;与厂矿结合办校的,交由厂矿领导。教育部所属的高等院校,全部交给所在省、市、自治区领导。此后,中央所属的高等院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全部下放地方管理。部分高等院校被撤销或合并。到1971年,全国原有的434所高等院校,保留继续办的还有328所。
其中关于下放到江西的就有这么三所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注:不仅是没有留住清北,人大也没有“留住”)。
这个没留住,需要打个引号,大家看时间点,就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些东西不能随便讲!
于是在1969年5月到11月,清华、北大相隔一个月陆续落户在 江西省南昌市 南昌县 五星垦殖场,清华大学建在红井村,北京大学建在梅池村;哦,11月份中国人民大学是在江西省鹰潭市的余江县落户。
1969年,随着清华、北大、人大的下放,清华大学就在鲤鱼洲开创了实验农场(也就是后来的清华大学江西分校)。
鲤鱼洲靠近 鄱阳湖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清北分校建立起来之后,师生以及教师家属4000余人有千里迢迢的从北京赶到江西五星垦殖场, 开始了学习!只不过说这个学习的内容有些许特殊“一边参与劳动,另一边开办分校上课”
这三所大学落户到江西,其实真正的只有北京大学在1970年招收了418名工农兵学员。其他的两所分校都没有招生,学生都是之前跟着教师的一同过来的学子们。
开办的分校就更有意思了,教室就是草棚搭建而成,遇上下雨天,教室里面没有一处干的地方,教学环境极其简陋, 因此,这些分校有了一个别称,名叫“草棚大学”。
鲤鱼洲是靠近湖泊的,而且是有名的“血吸虫病疫区”。 堂堂大学 的教授、教师及其他的教职工和学生们都得参加一些农田劳动。在这一方面来说,师生们就不得不忍受着血吸虫病的威胁,心里面自然是越来越抗拒。
表达过多次意见之后,江西省并没有吐露出过多的意愿,想要将这三所大学留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分校刚建成的第二年,1971年,恰好国家的整体情况有了好转,师生们就撤离,回到北京。与此同时,先前北京大学在江西地区招收的400多名学生,也跟随着去往了北京。
其实我们纵观整个高校下放的过程来看,就能明白这些高校下放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为了真正的办学前去,文章刚开始的时候就说明了时代背景,可以细细体会一番!
所以对于江西省整体的教育环境也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对于当时的清北、人大师生来说,的确是留下了一段难以忘却的“艰苦奋斗”回忆,因为他们在那两年的时间里面, 整天基本都在接受干体力活,他们对于江西的回忆也只是停留在“出大力、流大汗”上,后来有的学生说“那是一段特别劳累的回忆……”
如今,这些分校已经被当地作为文物保护了起来,感兴趣的还可以去参观看看。
总体就可以归结为三个原因,很简单就能概括:“ 江西方面对这三所高校的重视度不够、诚意不够、再加上对方也不愿意 ”,就是这么简单!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江西省的近代教育起点相对于其他省份而言,就落后的太多。
清末年代之后,各省市都在陆续的兴办新式学堂,可江西省却还在原地踏步走,直到1905年,科举制度被彻底的废除之后,江西省才开始按照其他省份新建新式学堂,差距就是这么展开的。
以至于说现在很多人一想到江西的教育就直接的吐槽说:“ 这是一个专科院校比本科院校还多的省份…… ”
江西的环境再好,肯定也比不过北京吧!就算江西省当时能够拿出更多的诚意,估计这些师生都不愿意留下来。
就比如说北京大学,其实不仅仅是在江西办了分校,在1969年10月份的时候,北京大学还在陕西汉中地区创办了一所名叫“ 北京大学汉中分校 ”的学校,最后过了快十年之久,不也是迁回北京了嘛!
但陕西相对于江西来说还好一点,总算是没有白忙活一场。现在的 陕西理工大学 ,他建立的地址和教学资源,其实就在原先的北京大学汉中分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悲惨”的就当属江西了,啥高校都没有落着,最后倒是收获了不少文物……
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另一所知名高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那个时候也是像皮球一样,被好几个省份踢来踢去,谁都不愿意要?
(这是河南人心中的痛!)
最后被安徽接收,刚开始落到安徽这边,是考虑落址在安庆,安庆林说要化工厂也不要中科大,后来落到了合肥。
事实证明,合肥的选择真的没有错!中科大落户到合肥与合肥的发展之间,有着相互成就的作用。
现如今合肥很多重要的大科学装置都与科大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合肥能够发展成国家综合性的中心城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有着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所实力强劲的高校“带头冲锋”,城市科研成果也就越来越明显。
合肥对于中科大的发展来讲也是倾囊扶持、毫不吝啬,正是因为这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于合肥的发展而言,也是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中科大,那安徽也将成为“零985的省份”,所以说重视教育是没错的!
不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虽然撤回了江西,但他们与江西结下了两年情谊,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消亡。40多年来,不断有曾经在鲤鱼洲生活、学习过的师生旧地重游,寻找难忘的记忆。
有一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 王大中 等人重返鲤鱼洲后,决定在五星垦殖场子弟学校修建一座“清华希望楼”,改善当地的办学条件。2001 年,在征得清华大学同意后, 五星垦殖场子弟学校更名为“五星清华希望学校”——这是清华大学之外,全国唯一以“清华”命名的学校 。
近几年,江西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先后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涉及多方面,但都强调了“人才培养、人才合作”!
北大江西分校
清华江西分校
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会在江西重现!
历史上江西这个地方,适合办学读书;江西人也擅长读书考试,要是全国统一考试阅卷的话,成绩必定在前面,所以曾经出现满朝文武半江西,即使2019年全国统一卷高考,江西的分数线依然是最高的。但为什么却没有985高校呢?这就是历史原因了,如果展开说,要写一部书了。明朝开始时江西人参加科举考试,朱元璋发现排前面的没有北方人,而且发现南方人中江西人太多,于是就要求改分数,但是考试官不改,但老朱是要考虑大明利益啊,总不能其他地方都没有人来朝廷做官吧,如果不平衡各区域利益,那岂不是对大统一有影响啊,从此压制江西办大学堂,甚至想办法治考试官的罪,即使这样,还是江西人占优势。到了清朝政府,也发现如果按以往考试用官,朝廷都会是江西人了,于是玩分开制,即不一起考了。后来民国时期,老蒋发现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搞了国立中正大学(即国立南昌大学),与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并列三中,居然突飞猛进居亚洲前列,名噪一时。好景不长,解放后,大概在52年,搞教育区域制,即教育集中到区域中心,于是把中南区域最厉害的南昌大学活生生拆了,其中土木系、电机系并入华中工学院(成就了后来的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并入华南理工院(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土木系并入中南建筑学院(后湖大、中南大学等),还有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南政法、湖南师大、华南师大等等都被并入了南昌大学的院系,使得这些大学发生巨大变化,基本从原来省立或市立的专业学院猛升至综合性重点大学(当然个别学校之前也是综合性大学),而且除江西师范大学外,都成为后来的985或211重点工程建设高校。一座在亚洲排名前几名的,在国内仅次于国立中央、清华等少数几个学校的教育名校,从此消失。直至1993年,江西大学、江西工学院等发展起来,合并重建南昌大学,97年即进入211工程。但失去的年代,已经永远过去,曾经的院系,成就了众多985和211大学。目前国家还是很重视江西教育,教育部和江西省将南昌大学列为部省合建,进入教育部序列,而江西省也对江西财大、师大、交大等等学校提出和实施发展规划,相信以后都会发展起来的。这就是历史大概,其中还有一次高校往三线迁的机遇,但当时江西担心无力承担高校口粮吧,被合肥争取走了,即中科大有机会选择在江西的。后来又搞交通大学吧,结果上海的不愿意过来了,所以变成了非985的华东交通大学吧。所以江西也就没有985高校啦
古代从宋到清有江西填湖广(湖北+湖南),50年代搞了一次高教版的江西填湖广
标签:高校,一所